Search


親愛的朋友們,

謝謝你們的陪伴與等待,算了一算,我似乎是消失了整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親愛的朋友們,

謝謝你們的陪伴與等待,算了一算,我似乎是消失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。

今天決定鼓起勇氣在把心敞開的更大些,說說心中的真實感受與歷程。
其實在跟大眾對話與分享這件事情上,我是一個極為害羞的人。或許是因為有一個面向的我極細膩敏感,也或許是因為成長的過程多少累積了一些溝通的恐懼與障礙,原因很多不可考。

當初會開啟這個粉絲專頁,是因為我曾經也是一個被簽約的畫家。所以被建議開啟一個紛絲專頁是一個很必然的發生。如果沒有這個外力的推動,我會自主嘗試這樣的突破的可能性並不高。

而開啟了這個分享平台後,是我人生中很大的一個挑戰與拓展。其實我覺得我至今都還找不太到如何把這支舞跳好的平衡,唯一不變的是,我一直把這個發生視為一個重要的學習,而我很願意一直不斷地去嘗試,覺得這是一個認識自己很好的機會。

我是一個在山裡長大的小孩,至今還是住在山裡面。聽起來有點浪漫的成分,但對我來說有更多的因素是:躲在山裡我會感覺比較安全。所以,這個分享平台的出現,有點像是把我從山裡推出來到一個很特別的舞台上,上頭一束直直的聚光燈打在身上,麥克風也被送入我的手中,我被允許可以自己佈置這個舞台的風格,而且我將是主角,被允許在台上說話、表現,給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觀賞。

心理的感受必定是五味雜陳的。雖然感到不安全,但又有點興奮。擔心自己說錯話或被批判,卻對分享的渴望越來越高升。基於這樣明顯矛盾的內心糾結,我還是跨出步伐,走上這個旅程,彆扭的嘗試著不同的分享方式,來看看哪一個自己與他人會感到最自在。

分享初期有被給予過許多外界建議:像是應該要每天po文,讓大家不斷地接受到我的存在;被告知何時為最佳po文時間,會有更多關注機會;應該要寫簡短一點的文字,因為現代人都喜歡速食文章等等;應該要多放一點自己可愛清秀的照片等等。

我有深思過這些建議究竟是出於什麼樣善意的初衷?我真的認真想過了,以免我總是活不出安全區以外的世界。我也確實嘗試過了,為了實驗、為了逼自己離開慣性,也有一點為了讓他人開心。但最終,我承認我不喜歡。因為這樣的做法所要帶領我前去的地方不是我想去的,只是這樣,所以我做起來很彆扭。

我最後找到的依靠是誠實的說話。與其說我對「誠實」有崇高的理想,不如說我不太善於說謊。如果我可以把一齣戲演得又精又彩,唱作俱佳等等,我想我會很欣賞與願意去玩場動人的魔術表演。但我這方面的不是很擅長,所以我選擇了相較「安全」的做法:保持真實。

這反而呈現了一個很弔詭的張力,一個很害怕面對大眾的人決定把自己剖開,讓大家一起看看裡面有什麼?聽起來很矛盾沒錯,但與其做一個我不擅長的事情,我覺得呈現一個真實的樣貌我會更安全,至少這是我現在真實的樣子,我也不能多做更多,除了接受與擁抱。

所以漸漸地,這個所謂的「粉絲」專頁裡,從來沒有粉絲與舞台上的人。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個練習分享與突破自己的機會,而這一篇一篇的文字與圖像是我的公開日記。

這個有機的發展並不在計劃中的,也不是一次轉變而成的。他至今還在一個蛻變與學習的過程,我也還在敞開度、真實性、分享方式、公開的初衷、私密與暴露的平衡的遊戲中修練自己。修理那在內心千千萬萬的「我群」。

說了好多,我也在練習簡而言之。
總之,我從這個平台中消失了一年半,不是因為我不想繼續修練這個對我來說別具意義的遊戲,因為不論如何,我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有這麼多素昧平生的朋友們跟我一起共修,看著我在這邊學習和修煉自己。

其實只是因為,有的時候靜默也是一種分享。哈哈!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個狡猾的回答,我真的太多次點進這個平台,想要硬說點什麼,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。

過往的一年是我的人生的一個巨大的叛逆,當時有太多的外在與內在的劇變,讓我不得不安靜地去好好生活,好好去體驗。當時所有的進行式都在被體驗著,無法多說太多,我沒有評論也沒有結論,所以我決定保持靜默,好好活著。分享自有時。

而今天是似乎是一個在跟大家揮揮手的好時機,時間自己會有祂的共時安排。謝謝大家都還在,謝謝你們曾經陪伴著我,未來會相處多久不知道。我回來了,有帶了一些新的故事,日後會一點一點慢慢地分享給大家。今天先說到這裡。

質靈 2019.08.01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